30後、40後通常是孩子們出錢住在養老社區,而住在養老社區的50後、60後是自己掏錢的,所以誰來出錢、誰來做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。想要快速提高入住率,還要看你提供的養老服務質量。是否可以滿足長者的住屋需要呢?能滿足老人和孩子為父母選擇養老院的標准嗎?作為養老機構,在正式對外業務之前,首先要建立的是服務標准體系。由於服務標准體系的建立體現了對老年人的關愛,以及對一些養老機構的認可,其標准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、生活水平、身心健康,至關重要。因此,具有服務標准體系的養老機構是合格的。
香港九龍服務式住宅為長者提供全人化的生活照顧服務,包括醫療支援、長者照顧、復康治療、多元興趣及潛能發展、情緒支援、管家服務、營養保健以及個人安全等。國務院頻頻出台老齡產業方針政策,努力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養老服務體系,以應對即將到來的人口老齡化問題。其中,如何創新養老服務模式,推動醫養結合發展,是養老體系中的一個新方向。在這些政策措施下,“養老到哪裏去”的問題逐漸得到關注和解決,但社會對“誰來參與養老”問題的關注程度還不夠。
了解長者希望居家安老,特別將長者屋苑及服務式住宅合二為一,為長者住客提供安心的居住環境。當中護老院舍更會為每位入住長者進行全方位評估,並有專業護理人員貼身照顧及護理,確保長者維持身心健康。如果依靠現有職工能吃得飽、能洗個澡,讓老人不冷不餓的基本養老金,就不能滿足當今養老服務的需求,他們需要的是對老人的專業照料服務,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養老服務,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養老服務,才是老有所養、老有所養。這就是養老體系建設的問題,從深層次揭示了養老服務業的頂層設計。因此,如何盡快解決這一問題,既要借鑒國際養老經驗,又要走中國特色養老之路。
以人為本,提升服務水平是辦好養老院的根本。所謂“以人為本”,第一,要以老人為本;第二,要以員工為本。老年人是養老院的服務對象,是養老院的主體。吸引老人、留住老人、讓老人幸福是養老院的根本目標。員工是養老服務的主體,沒有優秀的員工,就沒有優質的服務。養老院條件再好,如果沒有優質服務,讓老人不滿意,自然無法留住老人。
相關文章:
其他推薦: